尽管生物医药产业在今年面临着诸多变化,但不变的是产业为全球病患带来创新疗法的决心。截至今日,FDA旗下的药物评价和研究中心(CDER)已经批准了55款新药,数量为近5年最高,其中具有创新机制的疗法占比超过六成;而生物制品评价和研究中心(CBER)批准的基因疗法、细胞疗法、疫苗等数量也超过10款,其中包括了首款CRISPR基因编辑疗法。在这篇文章中,我们将总结今年FDA批准的创新疗法。
截至今日,FDA旗下的CDER共批准55款新药,仅次于2018年的59款。获批新药所治疗的疾病也展现出多样化的趋势,其中治疗癌症和罕见疾病的新药总数位列前茅,此外也有多款药物获批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。 ▲今年CDER批准的新药数量是近5年来新高,仅次于2018年(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,数据截至2023年12月25日)
在获批新药的分子类型中,小分子药物占比达到55%,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。以多肽类和核酸类药物为代表的新分子疗法在过去5年中,占比稳定在12%左右,表明它们已成为重要的新药来源。▲今年CDER批准的新药中,小分子药物超过半壁江山,稳居第一(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,数据截至2023年12月25日)
*新分子疗法包括寡核苷酸疗法,多肽类疗法,以及抗体偶联药物。根据公开的新闻稿,在2023年的新药中,共有15款曾获得过突破性疗法认定,其中治疗癌症与罕见病的突破性疗法占据主导,占比分别为44%与25%。值得一提的是,近些年曾获得FDA突破性疗法的新药中,适应症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,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、感染性疾病、心血管与代谢疾病的突破性疗法正不断涌现。▲今年曾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的新药中,适应症呈现多样化趋势。癌症与罕见病之外,还有多款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(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,数据截至2023年12月25日)
2023年,CBER批准5款基因疗法,为历史新高。考虑到最近两年就有9款基因疗法获批,这一数字也彰显了该治疗类型的迅猛发展。▲CBER近8年批准的疗法数量及分类(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,数据截至2023年12月25日)
*仅统计细胞疗法、基因疗法、重组凝血因子、以及疫苗类药物。CBER的批准中还包括血浆、免疫球蛋白等其他产品。如欲了解所有获批疗法,请访问CBER官方网站。
这几款基因疗法对于患者而言都极具创新意义。其中包括了首批治疗镰刀型细胞贫血病(SCD)的基因疗法、也包括首款治疗特定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基因疗法、首款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(DMD)的基因疗法等。此外这些疗法中也包括首款CRISPR基因编辑疗法,以及首款外用型基因疗法。▲CBER近2年批准近10款基因疗法(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,数据截至2023年12月25日)
*CAR-T疗法未纳入统计
基因疗法外,今年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疫苗迎来零的突破,两款疫苗的获批使得人们能更好地获保护免于RSV感染。而近两年CBER均批准一款粪便微生物移植(FMT)疗法,也体现了这类疗法的效果和安全性得到FDA的认可。今年CDER批准药物的另一大亮点在于,具有创新机制的疗法占比超过六成,延续了近年来不断攀升的大趋势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创新疗法中,小分子药物占比接近三分之二,显示了此类药物大有可为。 ▲今年CDER批准的疗法中,有超过六成药物为“first-in-class”,针对特定疾病的首款疗法,以及针对特定疾病的首款具有全新机制的疗法(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,数据截至2023年12月25日)
如果我们回溯创新源头,会发现今年CDER和CBER批准的创新疗法中,有约一半源自小型生物技术公司。而在核酸类药物、多肽类药物、细胞和基因疗法等新分子类型中,更有八成以上最初来源于小型生物技术公司。这也与产业近年来的分析一致,表明新兴生物医药公司已成为重要创新来源。▲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已成为创新疗法的重要来源,图左:2023年CDER获批疗法来源分类;图右:2023年CBER获批疗法来源分类(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,数据截至2023年12月25日)
*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定义为年收入不足1亿美元,传统大型药企定义为年收入超过5亿美元,中型生物医药公司介于两者之间。
大型医药企业的作用同样不能忽视。在最终的申报公司占比中,大型药企的比例明显提升。这也反映通过收购与合作,大型药企凭借自身能力与经验,能更好地推动创新药物的后续开发及问世,将它们更有效地送到患者身边,造福病患。Lecanemab:20年来FDA第一款完全批准的阿尔茨海默症新药2023年1月,FDA基于lecanemab降低患者大脑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效果,加速批准它的上市申请,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。而在2023年7月,FDA宣布在确认临床疗效后,将lecanemab转为完全批准。Lecanemab最初由卫材和BioArctic联合开发,可与β淀粉样蛋白的可溶性寡聚体特异性结合,在3期临床试验中,lecanemab与安慰剂组相比,平均整体临床痴呆评定量表总评分(CDR-SB,评分越高意味着患者临床功能越低)的变化降低27%。Delandistrogene moxeparvovec:杜氏肌营养不良首个基因疗法Sarepta Therapeutics与罗氏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因疗法delandistrogene moxeparvovec是一款重组基因疗法,将表达微抗肌萎缩蛋白(micro-dystrophin)的转基因包装在AAV病毒载体中,通过单次静脉注射,使得患者肌肉生成具有部分抗肌萎缩蛋白功能的重组蛋白。它是美国FDA批准的首个用于治疗4-5岁杜氏肌营养不良患者的一次性基因疗法,也是首个通过加速批准上市的体内基因疗法。Epcoritamab:FDA批准的首款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(DLBCL)双特异性抗体Epcoritamab基于Genmab公司专有的DuoBody技术构建,为皮下给药的IgG1亚型双特异性抗体,同时结合T细胞上的CD3和B细胞上的CD20,并诱导T细胞介导的CD20阳性细胞的杀伤。根据1/2期临床试验EPCORE NHL-1,接受过多种前期治疗的DLBCL患者中,epcoritamab取得了61%的总缓解率,38%的完全缓解率,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5.6个月。Etrasimod:新一代口服选择性1-磷酸鞘氨醇(S1P)受体调节剂Etrasimod由Arena Pharmaceuticals开发,并于2023年10月13日获得FDA批准,用于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(UC)成人患者。辉瑞公司于2022年3月完成对Arena Pharmaceuticals的收购,囊获这款疗法。作为新一代口服S1P调节剂,它能与S1P受体1、4、和5特异性结合,可能具有更好的疗效/安全性特征。目前,辉瑞正在探索etrasimod用于治疗一系列免疫炎症性疾病的可能,包括UC、克罗恩病、特应性皮炎、嗜酸性食管炎和斑秃。Fezolinetant:首款治疗更年期潮热的神经激肽3(NK3)受体拮抗剂神经激肽3受体参与大脑调节体温的机制,安斯泰来公司开发的fezolinetant作为神经激肽3受体拮抗剂,可通过与该受体结合以阻断其作用,直接靶向引起更年期潮热的神经活动。Iptacopan:成人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(PNH)的首个口服单药疗法Iptacopan是一种补体B因子抑制剂,它在免疫系统的替代补体途径中起作用,全面控制血管内外的红细胞破坏。临床试验显示iptacopan在大多数患者中有效提高血红蛋白水平,在3期临床试验APPLY-PNH中,几乎所有使用iptacopan的患者都没有接受输血。Iptacopan是诺华公司的重点研发项目之一,除了PNH,它在治疗IgA肾病的3期临床试验中也已达到主要终点,预计于2024年递交加速批准的监管申请。Mirikizumab: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(UC)的首个IL-23p19拮抗剂礼来公司开发的mirikizumab是一种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,可与IL-23的p19亚基结合,阻断IL-23介导的炎症反应。在临床试验中,mirikizumab治疗12周后,65%的患者获得临床应答(clinical response),24%的患者获得临床缓解(clinical remission),12周达到临床缓解的患者中,66%的患者在连续治疗1年期间维持临床缓解。Nirsevimab:为所有婴幼儿设计的长效RSV抗体疗法RSV是造成包含细支气管炎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原因,也是全世界导致婴幼儿住院的首要原因。作为一种单克隆抗体药物,阿斯利康和赛诺菲联合开发的nirsevimab无需激活免疫系统便能提供及时、快速和直接的疾病免疫保护。2023年7月17日,FDA批准nirsevimab用于在出生后的第一个RSV流行季节中预防新生儿和婴儿的RSV相关下呼吸道疾病,以及在仍然容易感染严重RSV疾病的24个月以下儿童中预防RSV相关下呼吸道疾病,直至第二个RSV流行季节结束。2023年5月3日,GSK的RSV疫苗Arexvy获得美国FDA的批准上市,用于预防60岁及以上人群因RSV引起的下呼吸道疾病(LRTD),成为全球首个获得监管机构批准的RSV疫苗。随后辉瑞的二价RSV疫苗Abrysvo也于5月底获得FDA的批准上市,保护同样的老年群体。Abrysvo在8月获批拓展适应症,通过给孕妇接种保护即将出生的婴儿。Zuranolone:FDA批准的首个治疗产后抑郁症(PPD)的口服药物Sage Therapeutics和渤健公司联合开发的zuranolone是一种神经活性类固醇γ-氨基丁酸A型(GABAA)受体阳性别构调节剂。FDA的批准主要基于两项随机双盲、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研究结果,与安慰剂组相比,zuranolone组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改善,且在第42天(末次给药后4周)仍维持治疗效果。2023年CDER新药批准总数回到历史高位,创新机制药物占比更是创新高,而CBER批准的基因疗法数量创下记录,创新不断涌现。
▲2023年FDA旗下CDER所批准的疗法一览(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,数据截至2023年12月25日)
▲2023年FDA旗下CBER所批准的疗法一览(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,数据截至2023年12月25日)
*仅统计细胞疗法、基因疗法、重组凝血因子、以及疫苗类药物。CBER的批准中还包括血浆、免疫球蛋白等其他产品。如欲了解所有获批疗法,请访问CBER官方网站。
{replyUser1} 回复 {replyUser2}:{content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