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4-17 21:45:58

原料晶型和溶解度、稳定性的关系?

几个原料+制剂的品种,原料委外送检的晶型,与原研对比后,号称“一致”,

(1)既然晶型一致,为何在不同溶出介质下的饱和溶解度与原研相差较大?如:在水中,原研饱和时50%,原料本身饱和时70%,如果用此原料做制剂,是否需通过制剂的手段把这20个点补回去。

(2)既然晶型一致,为何放置稳定性后,无论原料还是制剂,稳定性比原研差非常多,不排除原研制剂可以改善原料稳定性,但是差距也不能太大吧。

(3)还有不同厂家的原料,送检晶型,结论为晶型一致,但是在做制剂时,这两个原料溶出现象和数据差距巨大,何解,难道委外晶型的报告是造的?其实不是一个晶型。如果晶型一致后,还有哪些方面会影响上述的差异?

回答 0 评论
您已邀请来回答问题
药物学×

3个回答

1.晶型和晶癖研究明白要花费的精力比较大,当然研究的越多,信心也就越大,风险也就越小。

2.一般原料药晶型研究的时候, 析晶前的溶液浓度不同会影响晶体的形态,浓度越大越容易产生针状的。

3.不同的溶剂可能出来一种晶型,但不同的晶型出来的结晶大小也不一样。

4.温度不同,形态也可能不一样,低温下可能不规则,高温下可能规则。

5.搅拌速度和冷却速度不同也产生不同的效果,冷却快可能针状会好,搅拌同时析晶可能是长条状,静置析晶可能就是块状,溶液里面离子浓度,杂质含量,聚合物等等都会影响析出晶体的形态。

所以说晶型研究是个“浩大”的工程,但制剂研究与其它研究工作一样,不可能消除所有的风险,只能降低风险,要通过多种途径降低风险,研究过度,时间和金钱就不可控,研究过少,风险又不可控,当晶型研究遇到瓶颈,那需要把其它比如工艺参数,辅料影响搞清楚,综合判断风险。

2024-04-17 22:13:41

谢沐风老师总说的一句话:原料不是药,制剂才是。既然人家给你鉴定晶型一致,那就没问题。

但是:(1)晶型一致不代表你们跟原研使用的原料药就一模一样,其他检测指标还多着呢。(2)制剂水平不行,就算原研厂家把他们的原料直接给你用,你也做不出来跟原研一样的制剂。对于很多稍有难度的制剂,如果不参考原研专利中的技术信息,很多人(尤其像我这样的菜鸟)根本无从下手,我们的制剂水平也就是照虎画出猫。

2024-04-17 23:03:47

 API的溶解度不能完全与原研比较,简单的说我们的不同PH值浓度下的溶液的配制方法就和他们的不一样。至于制剂稳定性的问题,那个就是你需要解决的问题了。依据原研稳定性和溶出行为作为基准。


2024-04-17 23:34:00

你的回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