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现 > 资讯

“4+7”政策下仿制药企的十字路口

“4+7”带量采购政策下,销售主导型企业面临寒冬,研发型仿制药企业似乎抢占了先机,但是否能笑到最后还是未知数。

· · ·

作者 | 乐心

责编 | 老姜

154778014352874100.jpg

“4+7”带量采购政策下,销售主导型企业面临寒冬,研发型仿制药企业似乎抢占了先机,但是否能笑到最后还是未知数。如何评估项目?如何满足临床需求?如何洞察销售数据?如何提高上市成功率?仿制药企业普遍存在从降价到销售,从立项到研发等问题。

一、“4+7”大量采购政策势在必行,加速我国仿制药企业整合发展。

1.“4+7”进展超预期,已完成27%采购量,试点效果良好。

国家医保局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4月1日,11个试点城市已经全面启动,截至4月14日24点,25个中选品种在11个试点地区采购总量达到了4.38亿片/支,完成了约定采购总量的27.31%。

目前各试点城市高度重视,保障中标药品的质量和供应,使用量超出预期,有关政策基本全面落实。试点地区肿瘤、乙肝、高血压、精神病等重大疾病的患者获得了质优价廉的药品,医疗费用显著下降,试点效果良好。国家医保局及有关部门将继续抓好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,根据试点评估结果,完善集中招标采购的政策和制度,研究部署扩大试点工作。

2. 带量采购是仿制药发展的必然结果,“4+7” 加速我国仿制药企业整合发展。

日本经验说明带量采购和医改将带来产业整合及市场集中。日本90年代的医改,经过10余年的行业洗牌,日本的制药企业数量从1700减至300 家,TOP5制药巨头占据了近50%的工业产值,TOP 50 占据近90%。



图1 1975—2014年日本药企数量变化情况(日本制药工业协会)

据统计,我国目前CDE受理批件144562件,其中化药批件104921 件,占72.58%;共受理临床试验8037 件,其中化学药物4965 件,占61.78%;批准药品166610 件,其中化药101358 件,占62.06%。2017年医药工业百强收入7 500 亿,占规模以上医药企业25.2%,企业小而散,国内仿制药企业急需产业整合。

3. “游戏规则”发生四大变化

(1)价格迅速下降,专利悬崖出现。不仅是原研药在专利到期之后会出现,仿制药的价格也随之同步下降,甚至有的专利没有到期的产品,由于同类竞争品的存在,原研厂家出于与国家医保谈判的需要,主动大幅下降产品价格。

(2)4+7合并集采谈价,剂型归一,医保局或将全国统标。例如,口服常释剂、注射剂取代了以往依照剂型的精细化分组,杜绝了中国式改剂型规避竞价的漏洞,改剂型产品将没有价格和操作空间。

(3)产品生命周期缩短。在专利到期后,仿制药产品生命周期将降至5年左右,意味着同样周期内,仿制药企业必须提供更多上市产品进行销售,需要提高研发效率和研发速度以应对挑战。

(4)随着药品价格的回归,高利润被打压,利润率回归制造业。近十年,医药行业一直保持高利润率,规上制药行业平均利润率高达5%,百强企业的利润率平均在10%,中国制造业整体企业平均税后利润率3.3%。

二、新规则下,生物医药市场风起云涌,仿制药企业如何脱颖而出?

仿制药企业的快速抢仿能力非常关键,营销能力、研发能力、资本运作能力、财务处理能力、成本控制能力和供应链保证能力等都是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而主要的“杀手锏”主为前两者。纵观近20年的国内医药发展史,这两个“杀手锏”用得不错的药企都成长稳健。

杀手锏一:营销能力

营销能力毋庸置疑是最重要的,体现了市场实现能力,也是获得现金流生存的能力。没有强大的营销实现能力作支撑,再好的产品也无人问津,不能带来实际的销售和利润,也仅是纸上谈兵pipeline竞争。

杀手锏二:研发能力

研发能力是技术实现能力的体现,是未来能持续获得现金流的能力。研发核心竞争力,主要包括选题立项、原料把控、技术实现和注册报批能力4个方面。



图2 研发能力路径图

1. 选题立项能力。立项阶段就开始提高研发成功率。选题立项能力是研发的基石,方向错了,技术越完美,给公司带来的损失也越大。这种损失直接体现在财务成本上较少,更严重的是机会成本、时间成本的损失。

(1)选题立项人员专业化,注重经验和知识的积累,选题立项需同时满足临床和市场两大需求。很多仿制药企业以前的研发选题立项大都是研发人员兼任,其实良好的BD经理,不仅是研发的项目经理,还是产品的产品经理,需要关注产品的技术实现,同时考虑产品的市场实现。

(2)以临床需求为方向。不能满足明确临床需求的医药品,是保健品,并不是药品。针对医患双方,药品最本质的价值是有效性和安全性,研发选题应该以疾病为核心做到以终为始。

(3)基于临床需求,能对市场进行预判、了解市场需求。譬如有的罕见病国内市场有限,其项目的价值需要综合考量,结合是否能以罕见病为跳板拓展到其他疾病领域,是否可以寻求政府资助,或是否企业有公益的考量等等。

2. 原料把控能力。业内因原料药受制于人的最惨痛教训不少,没有原料API就没有最终的制剂产品。慢病治疗药用量高、市场大、价格低,原料价格分毫必争,对原料控制要求更高,加上今年化工工厂接连几项事故,对于原料药企业要求更加苛刻。

随着工艺进步、成本降低,规模化企业更有优势,中小型仿制药企业需寻求更广泛的原料合作,提高把控原料的能力。重点需要把控和布局上游原料,控制原料供给,降低对上游原料药的依赖,掌控利润控制点,形成原料+制剂一体化全产业链,分担降价风险。

3. 技术实现能力。不管是自主研发、委托研发、合作开发或直接购买,只要以合理的成本,并在限定时间内做出来产品即可。根据实际产品需要,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实现限定时间内上市和控制成本。因此,需要认真考量如何进行技术实现能力的组合,建立更有竞争力的核心能力。

表1 技术实现能力的控制要点



本表根据公开资料编制

4. 注册报批能力。注册报批能力是技术产品获得市场准入的第一道关口,是决胜仿制药企业产品迅速上市的关键。直接体现就是追求报批时间更短和报批成本更低。

对于政策法规、指导原则的解读能力,大多数企业都相对薄弱,能在申报中踏对了节奏的厂家更是少之又少。在对法规原则解读和预判的基础上,根据不同产品确立公司不同的注册报批策略,同时要分析竞争对手的申报策略。良好的注册报批策略可以节省研发时间。

三、小结

“4+7”政策加速我国创新药崛起,仿制药降价加速医药行业向创新转型,仿制药企业并购整合和产品立项将是企业生命线。综上所述,企业的研发核心竞争力内容涵盖面广而丰富,但更强调速度。仿制药企业应重点打磨营销能力和研发能力两把“利刃”,以求在完全竞争环境下取胜。

重点关注选题立项能力的提高,选题立项人员需要专业化;建设原研药专利库,提前进行专利布局;制剂创新,布局高端仿制药。原料把控能力方面,把控和布局上游原料,控制原料供给,降低对上游原料药的依赖,掌控利润控制点,形成原料+制剂一体化全产业链,分担降价风险;技术实现能力方面,重点强调合作管理和技术升级。

注册报批能力方面,需加强对政策法规、指导原则的解读,结合产品特点建立报批策略,国内有很多新兴研发企业在注册报批方面做的相当不错。研究和学习领先企业成功经验,提高上市成功率和速度。


领取2天会员.jpg

来源: 火石创造

版权及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,均来自网络。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,内容仅供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答魔删除。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


分享:

全部评论 ( 0 )

发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