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现 > 资讯

股价蹿升、蹭热点 博瑞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?

2020年3月1日,一度被置于聚光灯下,甚至被冠以“民族英雄”称号的博瑞生物医药,收到了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监管函。

· · ·

一封“蹭热点”的公告,几次董秘的采访,博瑞医药一度股价在三天内攀升近70%,市值增加百亿。然而,来自上交所科创板的一份监管函,却给此事定了性。

2020年3月1日,一度被置于聚光灯下,甚至被冠以“民族英雄”称号的博瑞生物医药,收到了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监管函。这份编号为上证科创公监函[2020]0001号的文件,意味着这是2020年以来科创板发出的首个监管案例。


具体来说,被监管的原因在于博瑞医药疫情期间公司及董秘的一则表述。2020年2月12日,博瑞医药披露《关于抗病毒药物研制取得进展的公告》,称公司成功开发了瑞德西韦原料药和成功以和制剂技术,并已经批量生产出瑞德西韦原料药,瑞德西韦制剂批量化生产正在进行中。

而问题即出在“批量生产”这几个字上。经上交所核实,公司公告中所称“批量生产”,实际为药品研发中小试、中试等批次的试验性生产,公司尚未取得药监部门批准,也未取得专利权人授权,不具备进行药物商业化批量生产的应有资质。

与此同时,上交所对博瑞医药时任董事会秘书王征野通报批评,主要原因是王征野在接受采访时称,“公司研发生产的瑞德西韦原料药和制剂,肯定不是实验室的那种样品,而是可以批量生产的”,进一步混淆了试验性生产与商业化生产之间的概念。

一封“蹭热点”的公告,几次董秘的采访,换来是的持续攀升的股价以及暴增百亿的市值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在博瑞医药“蹭疫情热点”期间,多家机构在高价抛售,在出现股价最高点的交易日,也即2月14日,博瑞医药的换手率达到了45.66%,2月12日至2月14日,连续三个交易日,机构都在抛售这只股票,而这一时间段,博瑞的股价蹭升了近70%。

同样,有人赚就有人赔。据科创板日报报道,目前博瑞医药投资者索赔预登记已启动,2月12日至3月1日期间买入博瑞医药股票,3月2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的受损投资者,可提前办理索赔预登记。一旦证监会认定公司或相关责任人的证券欺诈行为成立,并做出正式行政处罚决定,投资者可委托律师提起索赔诉讼。

而来自上交所科创板的这份监管函,显然已经给此事定了性。上交所发出函件的当天,也即3月1日,新的《证券法》正式落地实施。新《证券法》大幅提高了信披违规的行政处罚力度,对披露信息有虚假记载、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,责令改正,给予警告,并处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罚款。老版的规定则是30万到60万。不过对于博瑞医药而言,结果显然还没到这么严重的程度,其受到的处罚结果,也不过是“监管关注”、“通报批评”。

01 神秘用户的预测

因为疫情的迅速爆发、“特效药”的缺失,来自美国明星药企吉利德的瑞德西韦,因为在海外曾成功用于一例治愈患者的治疗,被看作是治疗新冠病毒的“种子选手”,甚至被冠以“人民的希望”之名。

相关的试验在国内迅速开始推进。1月31日,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,瑞德西韦用于美国第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,疗效明显。2月1日,吉利德瑞德西韦将在中国开展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3期临床试验研究,消息发出后迅速引发关注。2月3日,该项临床试验在中日友好医院正式启动。

而2月11日晚间,博瑞医药便发布公告称,“公司近日仿制开发了瑞德西韦原料药合成工艺技术和制剂技术。公司已经批量生产出瑞德西韦原料药,瑞德西韦制剂批量化生产正在进行中。”

这无疑是一个重磅的消息。一时间几乎市场上开始迅速对博瑞医药予以关注。而从现在往前复盘,却能发现一个当时并未引起太多人注意的事情:2月3日,也即瑞德西韦在中日友好医院正式启动临床试验的当天,一位昵称为“下午买入”的用户在早上7点49分便在博瑞医药股吧发帖称,博瑞医药已经开始生产瑞德西韦,且吉利德给了免费的专利授权。而此时,距离博瑞医药后来发布公告还有一周多的时间。


2月3日,是假期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。

绝大多数的股民应该都不会忘记当天打开交易软件时的场景:一片绿油油,点开大多都是跌停。媒体将其描述为“雪崩开局”,超3000股跌停,沪指跌7.72%,深成指跌8.45%,创业板跌6.85%。

然而这一天博瑞医药却低开高走,终以14.44%的涨幅收尾,振幅接近30%。而与此同时因为有奥司他韦、恩替卡韦两款明星药品生产,博瑞医药还被投资者认定为“抗疫概念股”。

但令人不解的是,即使被标上了“抗疫”概念,2月3日,博瑞医药还是被机构卖出了1.31亿元,当日无机构买入。这也是博瑞医药首次登上交易龙虎榜。如果说是机构调仓,其实自去年11月博瑞医药上市以来,到2月3日前,累计涨幅并不算夸张,为25.12%。

这也是博瑞医药上市以来第一次被机构大幅卖出,也是卖出金额第二大的一次。

02 蹭热点:股价蹿升 机构连续出货

第二次登上龙虎榜是2月12日。

这一天,博瑞医药发布关于抗病毒药物研制取得进展的公告。公告有两部分重要信息:

一是公司成功仿制开发了瑞德西韦原料药合成工艺技术和制剂技术。已经批量生产出瑞德西韦原料药,瑞德西韦制剂批量化生产正在进行中。

二是风险提示。主要是说吉利德临床试验结果未出,如果不理想,那公司当前的举动也就不再有意义;进一步,即使能获批用于治疗,预计在本次疫情中也不会发挥作用;而且承认公司研发要想商业化,需要得到吉利德授权,这是不确定因素;最后,预计该产品不会对2020年业绩产业重大影响。

大家都知道,关于风险提示部分,是信息披露的常规要求。一般来说,投资者的关注重心是第一部分,可就在这关键的一部分,混淆了概念。

混淆之时,博瑞医药董秘王征野2月12日在接受采访时进一步说道:“我们今天已经开始生产制剂了,大概一周左右时间,第一批制剂就可以生产出来。我们不会发国难财,主要是把这种药品提供给国家,去救治病人。”还表示就算1500万的资金投入沒有收益也不容易后悔莫及。

对于是否能量产,王征野称,公司研发生产的瑞德西韦原料药和制剂,肯定不是实验室的那种样品,而是可以批量生产的。

非医药行业的投资者,根本不会去捉摸批量生产的意思,更不会考虑到是实验用的批量生产。这也是后来上交所对其质疑的最关键因素。投资者信了,误会就造成了。本来跟瑞德西韦沾边,就足够赢得投资者青睐了,更何况能量产!譬如吉利德合作的CDMO博腾股份,赢得了6个涨停板。而博瑞医药位处科创板,仅需要三步到位,2月12日高开封板涨停20%,13日继续封板19.99%,14日公司作出“澄清”,股价仍以20%涨幅高开收于10%。

可机构的退出仍然在继续。继2月3日卖出1.3亿后,2月12日开始,连续出货。即使在12日、13日封板的情况下,也还是出售了近1900万。到14日,大摇大摆地出了1.7亿元,无机构接盘,换手率高达45.66%。

2月14日,正是周五。隔了一个周末,17日机构又卖出了1个亿。带动之下,股价开始回调,机构也暂停了出货。

歇了几个交易日,博瑞医药股价开始企稳回升,25日收盘录得17.94%的涨幅。2月26日,机构再次出货4884万元。

03 “翻车”:是谁在抛售?

截至发稿日,博瑞医药最后一次机构出货是在3月2日,也就是上交所下发监管关注的交易日。

监管函的主要意思是,博瑞医药所说的“批量生产”,实际上是药品研发中小试、中试等批次的试验性生产。公司尚未取得药监部门批准,也未取得专利权人授权,不具备进行药物商业化批量生产的应有资质。

而董秘王征野接受采访时的表述,进一步混淆了试验性生产与商业化生产的意思。王征野在异议回复中提出,公司信息披露没有问题,“批量生产”系药品研发注册领域术语。

另外,监管层考虑到其信息披露经验不足,且事后积极主动配合监管工作,不存在违规的主观故意,因而给予通报批评。

但媒体报道王征野的原话是,“肯定不是实验室的那种样品,而是可以批量生产的。”

“翻车”之后,机构再度出货1个亿,前前后后出货了5.5亿,累计约占博瑞医药流通股的28%。


那么,是谁在高位抛售博瑞医药?

博瑞医药于2019年11月8日上市,网下获配和战略获配都有限售期约束,仍未解禁,最新解禁日期也在2020年5月8日。

有机构分析,这些抛售的股票可能来源于两部分:一是网上发行时认购,二是公司上市后自行买入。

而博瑞医药网上发行数量为1168.50万股,若以出售交易日股价估算,市值合7.6亿元,抛售价值已超过网上发行股份市值的一半。

“从卖出时机来看,机构每次都踩在股价高位。是单纯在高点自主卖出了结,还是得到了相关方配合炒作股价进而获利,还需进一步核查。”前述机构人士对科创板日报分析。


领取2天会员.jpg

来源:E药经理人

版权及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,均来自网络。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,内容仅供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答魔删除。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


分享:

全部评论 ( 0 )

发评论